琯溪蜜柚原產福建平和縣。是栽培柚類的名品?,g溪蜜柚果大無核質優,適應性強,高產,商品性佳,可謂柚中之冠,平和琯溪蜜柚系福建省平和縣著名的地方傳統名果,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清朝乾隆年間被列為朝廷貢品,同治皇帝贈賜“西圃信記”印章一枚及青龍旗一面,作為貢品標識和禁令。 平和一中操場據說就是專門種植品質優良的柚子當貢品呈獻給清朝皇帝。
基本介紹
平和琯溪蜜柚是漳州平和縣的地方名果,琯溪蜜柚原產福建平和縣。是栽培柚類的名品。至今已有500多年的栽培歷史 ,早在清乾隆年間它就被列為朝廷貢品。它以皮薄多汁、清甜醇蜜、酸甜適中之優良品質而聞名古今中外也是春節前后許多消費者必備果品。內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大量其他招牌營養素,是醫學界公認的***具食療效益的水果。
形態特征
琯溪蜜柚耐貯藏,可存放三個多月,成熟期在每年10月至12月。
1.眼看 果實上小下大,底部偏扁平的蜜柚,皮薄、汁多、味甜、果肉化口,品種優;而果形圓長的蜜柚,皮厚、肉粗、味香、保存時間長,品質尚可。
2.手摸挑皮光滑不粗糙,手感沉的的果,這種果口感好;反之,品質較差。
栽培管理
種植
種植密度,株行距(4m~4.5m)×(4.5m~5m),每667m2種植30 株~40株。
定植穴的準備
挖長、寬各lm,深0.8m定植穴或壕溝定琯溪蜜柚的栽培與管理 3植,每穴分層壓綠肥50kg~100kg,石灰lkg~2kg,上層每穴施餅肥2kg~3kg 或腐熟有機土雜肥50kg,鈣鎂磷肥lkg~2kg 與土壤拌勻后回穴,培墩高于地面20cm~30cm。植穴應在植前2~3個月準備完成,待填土沉實、肥料腐熟后種植。
種植技術
苗木根部要求帶土或沾上泥漿,定植時適當修剪生長過長的主根和部分枝葉,根系要舒展,苗木的根頸部應與地面平齊,種植后培好樹盤,澆足定根水,樹盤蓋草,同時注意及時澆水,直到成活。
幼樹在肥水充足條件下,一年可抽梢4—5次,春梢為結果母枝。
琯溪蜜柚的生長發育良好的生態條件,忌蔭蔽,適于東南方向、地勢平緩的低海拔丘陵山地種植。
幼樹主要施足促梢肥。株產50Kg以上結果樹,全年掌握N:P2O5:K2O:CaO:MgO=1:0.54~0.59:0.96~1.05:1.33~1.37:0.24~0.27,為減少裂果,應加強肥水管理,可將全年施肥量的90%安排在采果后至初夏施入,尤其鉀肥集中在夏季施入。高接在溫州蜜柑上,早結早熟,抗寒力提高,可比幼樹定植早2年結果。
琯溪蜜柚干性強,可采用疏刪直立大枝開天窗,上部外圍開邊窗,下部結果枝開小窗,注意剪除密枝、直立枝、旺盛枝。
幼樹生長特旺,需進行合理環割(剝),促其早投產,環割首次在11月上旬—12月中旬,第二次在謝花2/3時,部位在已著花的主枝基部。